莫持素质当空舞
曾几何时,素质教育像流行病一样,在古老而又全新的中华大地上一度泛滥起来,上有国务院的决定,中有各级教育部门的推行,下有成千上万所学校的实施,可谓是狂潮涌起,声势浩大,热闹非常。在提倡说真话的今天,我想从冷笑的旁观角度,再进一步,说几句难听的逆耳忠言。
“素质教育”开了一个国内玩笑
素质教育是在国内搞的,我不好说它是国际玩笑,就叫国内玩笑,毫无夸张,也决不是哗众取宠。时至新世纪的开端,由我来捅破素质教育的真实情况这层窗户纸吧。素质教育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在一线教师们的变相抵制下并未走出什么特别的路径来,也没有在教育科研上获得像点样的,想像中的进展。
素质教育纯粹是一个情绪化的口号,是中国人的“政治运动癖”在教育领域里的一次世纪末的疯狂,是中国人“左”倾幼稚病在教育领域的一次全面发作。教育本是一门科学,在中国却陷入一种表面化认知的,虚浮化操作的和被随意性的感情支配的沼泽的境地。开始是一些人由于对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满,就提出素质教育来企图加以克服。素质教育论者自以为抓住了“素质”二字,就有了根本,实际上他们是从表面上去抓的,并搞出了“素质教育”这个名词,这明显就是要用一种现象去代替另一种现象,至于靠素质教育为何就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未有必然性的论证。教育是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推进和改进的,素质教育却寄希望于一个口号的提出来解决问题,并寄希望于在一夜之间就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更为可笑地是,许多人曾在开始去为这个口号的正确性去找各种根据,有的去为之建构理论,这违背学术研究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的事,这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居然通过行政权力来大张旗鼓地强制性在全国推广。如果靠这种简单,粗糙,外行的办法,就能发展好教育,那谁不高兴呢?幼稚的思维加上荒谬的举动,只会造成教育的茫然。
幸好广大的一线教师们有了“文革”的教训,他们并没有因素质教育的强行推行而迷失自己。但是,几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应付上级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素质教育检查,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把中国的文化,科学和知识教育名之为应试教育正确吗?应试教育有弊端就因噎废食正确吗?我敢保证,如果让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来办教育,这种玩笑的事决不会发生。
素质是仅仅靠教育来获得吗?不是。每个人的素质都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这三个方面来获得。在实际上,所有的教育行为,其教育效果无不积累在被教育者的素质上。那么,教育一词,就没必要再加上个限定语“素质”在其前面,加了就是多余,是白费词。
其实,在我国,只要老老实实地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方针,就可以克服各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根本不需要感情用事强硬地搞出个“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哪里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呢?它的哪项主张不包含在我国的教育方针里呢?故其是一个内容空虚的口号而已。素质教育貌似从实际出发,其实完全脱离了实际,素质教育是堂堂五千年文明中国这个教育大国的一种时髦化的土特产,是一种没有实用价值的假教育理论,根本也不是理论。它是纯粹中国特色的一具教育怪胎。他永远不会发生在人类社会的其它种族和国家里,不论时间,也不论地球村的哪一块地域。
素质是潜在的,它像冰山的水下那一大部分,水上那一小部分,就是通常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技能,个性品德,知识等方面内容。一个人素质高,还应表现在对自己素质的把握和运用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只能通过冰山的水上一角来施教和学习。而据此得到的阳光,雨露,空气等,也是通过水上这部分冰山的一角才能转化为潜在的素质。可见,素质本身,不构成教育内容,不应成为教育的限定条件,它也同应试教育形不成对立关系,它也不是解决应试教育弊端的专门性武器,素质和教育也不该合成一个词组。如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人的生活的一个部分,那么素质正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多方面修养,磨练而积累起来的。素质比教育内含大,教育自身不论多么完善和高效,都不会等同于一个人那不可分割的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这个很不通,很蹩脚的词,其实连作为口号都不配,居然还被当成一种理论或方针,不是太滑稽可笑吗?
难道教育也像历史似的,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少女吗?如果我们有科学精神和民主作风,教育上的类似闹剧就不可能上演。
真正的教育主人,即广大的教师们,还在一丝不苟地伺弄着祖国的花园,培养着民族的精英和未来,他们没有迷失,没有买所谓“素质教育”的帐,这或许就是中国教育新世纪的新希望吧!
“素质教育”,本无市场,可以休矣!教育的洪流,在自身规律的河床里,浩浩向前……希望有识之士莫持素质当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