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和谐教学策略之探究
摘要:在高中数学新标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和谐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数学课堂和谐教学策略,供学者与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与借鉴。
关键字:新课标、数学课堂、和谐教学、探究.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教学观,从而能力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及和谐教学成为新时期、新课程教学观。新课标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相应的全面发展?这一切都有赖于数学课堂和谐教学,在高中新课标下如何实施数学课堂的和谐教学,本人结合国内外的教学研究资料与本人近些年来在一线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高中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和谐教学之策略。
一、和谐数学课堂的内涵
和谐的数学课堂,是指数学课堂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追求参与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相互协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和谐,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和谐.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1]
二、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建构数学课堂和谐教学,探究其实现数学课堂的和谐教学的策略。
1. 在新课程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突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有一位哲人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是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有什么的教学行为,过去那种单以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评的教学观不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基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并且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从而新课标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最大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新标准下,教师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了解学习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所发现,有所进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这一主人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启发者、组织者等多个角色,充分体现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做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和谐,充分体现新课程的高效、主动和建构作用。比如:(1)在数学课堂提问中要小步子设问,步步深入,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思考、回答的机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2)在学生问答完一个问题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回答做出相应的积极评价与鼓励,对有进步的要多表扬,那怕一点点,特别是对学困生与中等生,只要他们勇敢地问答问题,无论其勇气还是从思维上都肯定做过思考与努力,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学生思维与行动的闪光点,进行中肯的表扬与鼓励,对于好的学生要适当地提高要求同时也要大胆地鼓励其对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促其更大的发展。(3)对大部分同学都感动有成功感时要进一步提出期望与思考。
2. 在新课程下,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创设好教学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师生、生生、课堂提问等关系,融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1)以人为本,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数学课堂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情感的与教师平等的活生生的个体,关注、关爱、关心每一位学生,包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唤醒、鼓励、鞭策学生不断进步.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指导,多给他们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挖掘开发其创新潜能。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数学经验、认识水平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与分析,从而表现出学习上鲜明的个性色彩,老师要做的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发现“与众不同”、有个性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