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引领,兴趣驱动,循序渐进,整体提高
——谈如何搞好高三英语教学
Abstract:As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 goes,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Interest is quite important in English learning because i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utomatically.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points in the vocabulary and the texts that we teachers can make good use of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关键词: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对客体的肯定态度情绪 循序渐进
08年高考我所带的班级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回忆过去的一年教学工作,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I. 反复研究大纲,仔细揣摩其精髓。我对大纲的理解就是:抓基础,重能力,活学活用知识。什么是英语基础?具体来讲有词汇,语法,句型,写作基础。英语能力有哪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能力。活学活用知识就是把死的知识变活,活的知识变简并形成规律。
II.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一门外语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外语的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两方面。认知活动,是由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构成的操作系统。意向活动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所构成的动力系统。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必须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周密细致的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在观察它们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日本教育家井上弘认为: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是促进认知操作正向发展的前提。维果茨基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水平分为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域”。教学是要帮助学生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 转化为 “现实发展区”。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这种转化呢?
根据英语学习心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许多学生英语学学不好英语,对它兴趣不大是一个关键原因。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产生兴趣的两个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的肯定情绪态度”。如果把“求知欲”看作一个相对的恒定量,那么“对客体的肯定情绪态度”则是一个相对的可变量。怎样才能使这个可变量达到极值呢?笔者认为挖掘并把握好文中的“趣味点”,使课堂内容生动、使学生感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课文中有那些“趣味点”呢?
一、词汇教学中的兴趣点
根据心理学原理,认知活动从观察开始。许多学生记不牢单词大多跟不会观察单词的特点有关。但如果利用已学单词,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并把它们经过“趣味化”处理,就能使“呆”的东西活起来,学生就会觉得记单词容易,于是就有了产生兴趣的基础以及对英语的“肯定态度情绪”。方法有:
(一)改头换面,串串联成“趣味点”------在单词前加上或换上不同的字母,变成不同的词,把记单词的“苦差事”变成有趣的“单词游戏”。
如ill 可变成bill ----fill -----kill-----hill-----pill-----till------will
-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