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应做到“五要”
南方中学 雷伟华 412002
内容提要:在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迅猛进步,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在现阶段,如何根据新课程改革形势和中学生认知结构变化的需要落实德育首位,本文就从这一角度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学校 德育 可行性 实践性 多样性 全员性 发展性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方式的不当,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实效性不高。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才能在自然、真实和内化的状态下进行,长期的实践表明,学校德育只有做到“五要”,方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目标要明——体现可行性
传统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成人化,脱离青少年实际,那些纯而又纯高而又高的理念与学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差距,使其难以产生认同感。我们的德育经常给学生提一些诸如“努力争当一名好学生”的空洞、宽泛的目标,超前给学生提一些他们并不理解的道德概念,而不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切合学生发展的努力目标和成长承诺。比如,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召开一些“向某某英雄学习”动员大会,孩子们正襟危坐,听着一位位大人讲话,“要在学校掀起学习英雄的高潮”,大人们讲得声泪俱下,可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再看看我们的品德课,老师在理论上阐述道德,学生配合着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这样,学生所经历的德育总是在唱高调、掀高潮中度过。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我们的德育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太空、太高、太远,不切实际、不具体明确,缺乏可行性,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如果目标明确,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的,比较具体,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才会认可它,进而以自律的姿态去践行,而不是被动地遵守。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总的目标是明确的,各校应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制定各年级相应层次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逐步奠定学生的道德基础。当前学校德育目标应该在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文章,应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必须做到“低、小、实、近”,切忌“高、大、空、远”。
2、内容要实——体现实践性
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并且往往又是在较封闭状态下进行,未能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后很难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
当代美国学者戴蒙曾指出:“道德主要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去学习道德。” 仔细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他律的内容、口号、形势主义的东西过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学校认为只要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告诉给学生,学生就会拥有这些美德,遵守这些规范,然而,德育中除了“知不知”外,还有“懂不懂”、“做不做”的问题。。如果孩子对此并不能真正领会,就不可能将其转化自觉行为。与其千百次地告诫学生如何在火灾中逃生,不如组织学生搞一次火灾逃生演习更有效。德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生活是道德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因此,真实的德育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逐步养成诚实守信,热爱生命,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直面挫折等良好的品质。
3、方法要活——体现多样性
传统德育未能有效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在德育过程中,灌输式、说教性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道德规范和规则,使其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德育的途径应该体现多样化。其一,要由单项灌输转向多向互动,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