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地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比赛观感
2011年10月11日,有幸与全组同仁到醴陵一中听了七节公开课,其中收获很多,正如肖老师说的:这是一场课堂教学的盛宴。
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效率是每个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老师满堂灌的课堂,,早已被否定。许多提高课堂效率的模式也正在被积极地探索实验着。记得听一位校长这样说过。现在对老师时间的利用已经达到极致,老师从早坐到晚,已经无法从这方面获得提高的空间,那么只有向课堂要效率。也许这也暗合课改的某方面要求吧。通过这七堂课,我得到许多启示,学到很多东西,当然也有更多的困惑。
一 课堂的主人是教师还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无法感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应该是有乐趣的吧,可是乐趣在哪?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时,也许学生就找到乐趣了。七节课还有以前听的几节课都是对传统课堂的一次颠覆,都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和探究,让学生习惯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体。如彬洲县一中的文选艳老师上的《声声慢》放一段情感激荡的录音,(个人认为如果老师自己声情并茂的读,效果会更好吧)听录音后让学生自已体会情感,然后从文找出与情感相合的词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学到了自己的东西。还有汤飞平老师的《荷塘月色》,让学生以行进踪迹和情感变化为轴划出坐标曲线,此设计形式新颖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这个曲线学生也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抒情主线。
二 有效课堂还是要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毕竟我们提高学生能力最终还是要经过高考的检验,这几节课都对知识的接受过程有了突破,变被动接受为拓展探究,开放创造。课堂是一个整体,但组成课堂的学生却是一个个个体,而每个个体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如果过份注重整体性,就会忽视个体的差异,而有效课堂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都突出了拓展迁移和自主生成性。如《故都的秋》一课,在让学生自己概括画面时,尊重学生的生成并加以一定的引导。在以一幅图“庭院品秋”为例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析景而赏情后,让学生自己去赏析其他画面,这种能力的迁移当堂做效果很好,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一种鉴赏文章的能力。还有《赤壁赋》一课中探究设问:我们自己的困境是什么;还有《荷塘月色》的拓展问题:你有自己的荷塘吗……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都会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三 在课堂流程和知识点的处理上都很用心,这点让我受益颇多。因为初赛设在我们学校,所以有的课听了两遍,但两次都会有不同,可见上课的老师非常用心,精益求精,其精神值得学习。七节课中除了《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其他都是老课文,知识点清晰,大多都被当公开课上过很多次了,把这样的课上出彩很不容易。有的课给我的启发很大。比如《荷塘月色》这课的曲线图就很新颖,这部分的处理不过是行进踪迹和情感变化分析,但以数学的曲线坐标图形式来表现,让人耳目一新。《我有一个梦想》这课中,老师慷慨激昂亲自己操刀多次示范朗颂,用自己情感带动感染学生,用自己的魅力征服学生,效果也非常好。《故都的秋》一课中,以一幅图为突破点也很有效。
收获良多,困惑仍在: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该怎么教?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与高考的知识性考察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效率又如何提高?从山东学习回来,我们搞了个小组学习模式,可是过了一个学期,课桌又回复了老样子老师还是那个老师,学生还是原来的学生,课堂还是那个课堂。有效教学是否有一定的可以被复制而有效的课堂流程,希望早点有一种我们自己的可以推广课堂模式,那是老师的幸事,也更是学生的幸事。
刘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