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肖守志
一、试卷特点
1、稳中有变
今年试题较去年相比,大体保持稳定,总分150分不变,总题由22个小题改为21个,减少了一个选择题,扩大了主观题的容量。题目难易度与去年也大体持平,命题者考虑到主观的份量扩大,有意在选择题和默写上降低难度,默写李煜的《虞美人》便是明显的标志。
2、突出自主选择性
新理程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个性地发展,在现有的语文教学中做得并不理想,今年的考试卷着意在新课程方面有所导引,以期指导有效指挥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题目上,一是第10题诗歌鉴赏题,命题者竟然让学生“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唐代诗人高启的《春暮西园》,这让所有的教师、学生都感到意外。平时学生是受制于教师、受制于命题的,现在让你自主鉴赏,以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学习地位。二是第六大题,选做题,这个大题虽然去年已有尝试,但今年又有变化,其中第19小题是以今年《人民日报》上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主要数据为材料,要考生“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自选角度”是对学生的开放,也是对学生的挑战。这两个题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于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语文能力低下者将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
3、具有湖湘特色。湖南省的高考语文卷向来追求厚重典雅的特色,在命题上,注意与湖湘的现实生活相关联,湖南近几年文化生活丰富活跃,娱乐节目在全国颇有影响,如何把这种社会生活恰当地在试卷中表达出来?今年有两个大题的材料直接或间接地有所表现。一是第四大题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了一篇蒋原伦的《今夜星光灿烂》的文章,论述“明星”这个话题,很容易让人与湖南的“超级女声”“花儿朵朵”等娱乐节目挂上钩,引导人们对“明星”进行理性思考。二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知名歌唱演员为材料,而有人指出这位知名歌唱演员就是萨顶顶,是由湖南电视台进一步推举出来的,她最后上央视接受采访,说了类似“我来了!”“你们来了!”之类的话。
4、强化思辨能力,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重在发现人才。要发现人才,重在考查人的思维能力,今年的高考题明显突出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主要题目有第10题的诗歌鉴赏(7分),第14题对“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6分),第18题“谈谈想飞”的积极意义(8分),19、20题的新闻短评或分析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9分),第21题目作文(60分)初步估算,考查思辨性的题目竟有90分之多!
二、试题简析
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
第1题:考查字音,去年测重考查方音,今年侧重考查形声字,“绸缪”、“毗连”、“奶酪”都是容易“宽字认一边”的常见书面语,其中“缪”是多音字,有三个读音,与“绸缪”的“缪”只能读mou。
第2题:考查成语的运用,选不恰当的一项,降低了难度,其中D项有误,“活灵活现”,用于说话,不用于描述情境,使用对象错误。
第3题:检测语病辨析。选有误的一项,也是为了降低难度,C项属于成份残缺,在“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之前不能省略介词“对”。
第4题:检测语言表达中的“得体”,本题出得好,不承接去年考连贯,而考得体,可以指导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命题也很工稳。校友写给老师的信,要注意谦敬。A项“拔冗”不用于自身,“通知”过于严肃。B项“光临”用于对方,不用于自己。C项“列席”不合身份,应是“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