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滥情的泥淖,走向理性的清明 ——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综评
余党绪
命题的人本关怀与写作的内省追求 高考作文30多年,从生硬的政治响应,到抽象的道德说教与玄虚的哲理阐释,再逐步聚焦于具体的人文思考,命题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历史段落,而其走向越来越清晰:人本关怀和思维考量的权重越来越大。 传统写作是政治话语或道德话语的天下,修齐治平,诚意正心,或为君王献策,或代圣人立言,个人的话语空间极为有限。在此传统的熏染之下,我国的高考命题基本上是道德说教与哲理玄思的一统天下,市面上流行的优秀作文,大多是些聪明讨巧的应制之作,颇有《菜根谭》《呻吟语》《增广贤文》的遗风。归根到底,不过是孔孟、老庄、佛禅的现代版。请看2005年的湖北省高考作文题: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对于生死、穷达、出入、进退、得失,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一肚子的隔膜。他们能做的,只能是空谈。教学意义上的写作活动,若不能切入学生的人生思考与现实的生命体验,至少它的育人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情况正在转变——抽象、玄虚的命题明显减少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苗头。比如2009年江西卷的“兽首拍卖”。 这不是我欣赏的题目,但其独到的用心却让人欣喜。蔡铭超究竟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是一雪国耻的“民族英雄”?能够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就反映了社会的开明。将考生带入如此尖锐的观念冲突中,就是要引导他们用开放的眼光与理性的态度,来思考爱国主义与民族义愤的现代内涵。这样的写作,仅靠宏大的爱国高论和非理性的爱国逻辑,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如果说曾经的江西卷尚是“一枝独秀”,那么,201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则在整体上呈现出关注具体问题、关注现实人生的势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分量最重的全国卷带了一个好头。 不妨比较一下2012年的北京卷与2015年的全国卷。 老计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劳模典范,在浮躁喧嚣的今天,也是货真价实的英雄。对老计,我们充满了感激与敬重;但将老计作为一个写作话题,留给考生的表达空间就非常有限了。除了讴歌和赞颂,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假如有考生说,我敬重老计的劳动与付出,但我不想走老计的路,这会不会被看作不恭和亵渎呢?十八九岁的孩子,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老计的价值?有几个人能与老计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万一一面歌功颂德,一面不以为然,这命题岂不是为考生设置了一个心理与道德的陷阱?
2015年的全国课标甲卷,立意则如春风拂面: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这三个人职业不同,成就各异,人生取向也不相同,但都是响当当的“风采人物”。有人质疑,既然都是“风采人物”,还有什么值得“思考、权衡和选择”的呢?显然,质疑者忽视了个体的认知差异和选择权利。每一个成功者、每一个高尚者都值得敬仰,但我们不一定愿意认同和效仿,就像上文中的老计。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个体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多元性。承认每个个体的价值和权利,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命题特别强调“思考、权衡和选择”,鲜明地体现了命题者高远的用意与良苦的用心——“思考、权衡和选择”的过程,就是一次与风采人物对话的过程,也因此而成为一次自我审视和省察的过程。 与此异曲同工,但略显幼稚的,是北京卷大作文①,要求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为了避免生硬的说教和空洞的议论,命题从内容与文体上作了限定:虚拟与英雄人物生活一天。只有对“英雄”的行迹有充分的了解,对英雄的精神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写出这一天的“生活”,写出英雄的精气神。命题特别强调“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这就要求你写的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非某种精神与道义上的抽象符号。表面看,写的是英雄,写的是英雄的某些品格或精神;但因作者与英雄构成了一种虚拟的对话关系,实际上写的是作者自己。对英雄的理解,折射的是作者对自我的理解与期许,在写作上必然导向考生的内省和自视。 这让我想到200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入学作文试题: 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这个命题希望将历史、人物、知识等因素聚合在一起。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人而不是那两个人做父母呢?显然,考查的是写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以及对自我价值观的解释。 谈的是别人的事,说的却是自己的心,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本关怀。在我看来,那些用群体的价值替代个体的意义,将个体的声音淹没在群体大合唱中的所谓人本关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人,只有具体的人,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才是人文关怀的终极对象。当代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弘扬个体的独立与自主,个体的自由与尊严,个体的劳动与创造,这就是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 抽象的道德说教和哲理宏论,其实已经先在地架空了主体的思维,挤占了主体的思维空间,抹杀了主体精神的意义。相反,命题的人本关怀,恰恰就在于激活学生的情思,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个性表达。考试是被动的,但写作却可能因命题的人本关怀而变得主动。
无论是日常写作,还是高考写作,写作的主体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他们不是写作机器,不是任人摆布的应试者,他们有自己的情怀,自己的个性,自己与众不同的背景。命题若不能触动他们的个体意识,使得他们的文化积累和思想积淀有重组与表现的可能,让他们在被动的测试中寻觅到主动表达的机会,那么,这个命题在本质上还停留在科举考试的“入彀”水准上。不妨作一个比较。2014年的上海卷是一个关于“自由”的命题: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巧合的是,同年的法国高考作文题也与“自由”有关: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 上海阅卷组负责人周宏在比较了上海与法国的命题后,这样表达他的看法:“上海卷从材料和写作要求中体现的是‘我要你思辨’,而法国卷是‘我要思辨’;上海题的限制太多,而法国是尽量开放;上海卷的导向很明确,但法国卷却隐去导向。” 这话说到了根子上。事实上,日常我们把学生当作学习机器,高考时我们把他们当作考试机器,我们呼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但绝大多数时候,学生根本得不到“本”的地位。
遗憾的是,这样的蛮横在2015年的命题中还能依稀看到。比如湖北卷的作文材料: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这个命题意在阐释量变与质变、积累与飞跃、厚积与薄发的关系。遗憾的是,命题刻意用了一个“但”字,一个“其实”,一个“才”字,抑扬褒贬,尽在其中。结果,将一条肆意奔腾的大河变成了一条狭隘逼仄的小溪,回到了2012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