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王琦瑶
——读王安忆《长恨歌》
“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论是当年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偶然“相遇”,还是静静翻阅这书中的每一页,她总是带给我这般惊喜还有那份浑然天成的精致唯美——仿佛静谧的夕阳下,从那湿漉漉的弄堂里正走出一个窈窕的身影,踏着绰约的脚步,浅斟低唱,说起了夜上海的霓虹灯下忧伤的故事……
展开书卷,第一眼就被王安忆笔下别出心裁的故事结构吸引了。王琦瑶坎坷的一生被作者恰如其分的分成了三部:最初不过是人间常态,写尽平凡女子攀上上流社会的阶梯。王琦瑶这个静卧深闺的多情女子渐渐走出家门,成为沪上淑媛,一夜成名,赢得了上海“三小姐”的华丽花冠。从此灯红酒绿,享尽世间浮华;然而,作者笔锋一转,王琦瑶陡然一落千丈,不得不告别爱丽丝隐居鄔桥。只是年轻的她有怎么耐得住寂寞呢?终究还是重返上海。当然还是比往常多了份安逸,一个人在平安里开始了一段安静而闲适的日子。也许,她这一生唯有这段时光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作品最后则将笔力集中于王琦瑶女儿这一代人身上,似乎是隐喻着王琦瑶的时代终将逝去。想来她与女儿的明争暗斗虽有些滑稽,然而却又如此真实,再准确不过的展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纠缠。而她寄予希望的年轻人的友谊更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只是命运跟她开了个不堪的玩笑:仅仅因为自己的那点点积蓄,她死在了自己所以为的朋友手中。红颜薄命,而王琦瑶竟然如此终其一生,呜呼哀哉!
抚卷长思,王琦瑶大起大落的人生终于落下帷幕,噫吁中我们把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时代的截面都看得异常分明。
而《长恨歌》结构上的另一特色也不得不提:作品的引入。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在最开始,王安忆就为下文埋好了伏笔。“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5段作序,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藏满故事的上海。曲曲折折的弄堂里衍生影影绰绰的流言,帘幕下幽深的闺阁以及城市上空盘旋的鸽子静静地孕育着水一样的王琦瑶。正如文中所言,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王琦瑶的登场早早就隐藏着某种宿命。
然而最叫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王安忆特有的语言风格。个性的语言,诗一样流淌,倘若不是用心去解读,是无法在那行云流水中体味作者的真意的。这份婉约尤其以前5章节关于上海背景的描绘最为精彩。国画的笔法呈现出的上海弄堂,虚实相映不可谓不高明;赋予流言“小家子气”,文字一下子变得灵动起来;而那些隐藏在背后的闺阁在哀怨的文字里泄露了王琦瑶们的心情;透过鸽子的雅静,洞见的是人们丑陋的内心。点睛之笔则非“王琦瑶”莫属——“上海的弄堂里,每一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姊妹窃窃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眼泪”,原来王琦瑶不单单是王琦瑶,她更是上海的一个缩影,旧时代的一个悲剧。
有时候,兴许你会觉得王安忆的语言很闲散,说话漫不经心。但正是这种娓娓道来,才平添了一丝“形散而神不散”的意蕴,让人深味。
当然抛开这些华丽的外衣,我们不难发现王安忆笔下的东西就如同一溪柔软的水静静淌入心底。可以说,《长恨歌》通过塑造一个王琦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旧上海的女子之命运悲剧。关于爱情、友情、亲情,她们有太多的无奈与遗憾。
面对爱情,王琦瑶总是聚少离多,仿佛因为在错的时空以致孤寂。纵然程先生对她不离不弃,但她和他始终成了陌路人。也许爱情就是这样,那是两个人的事,再痴情的人也勉强不来对方的挽留;后来投在了李主任的怀里,却不想乱世沧桑,生死相隔;好不容易遇着了毛细舅舅,然而竟不是心中可以依靠的“他”。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王琦瑶似乎没有等来她想要的幸福。爱情于那个时代的女子而言从来都是吝啬的。
至于友情,我以为这里是有的,只是很细腻,典型的女孩子间的置气。从吴佩珍到蒋丽莉,王琦瑶身边不乏形影不离的同伴。但终因自己太任性,她失去了原本不多的朋友。我总觉得她对于朋友太过计较,甚至有些小气,似乎并没有为别人做过什么。或许她想要的太多,而真正付出的实在是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