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与楹联文化教育
左建军
走进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南方中学校园,你会发现从校门到每栋大楼前,都悬挂着黑底镏金的木刻对联,它们散发着古朴、幽雅气息,成为学校靓丽的风景。
这是夏立威校长的宏观构想,在顾江红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用了整整一个暑假才完成的。
美丽的校园、浓郁的国学气息,吸引了株洲市楹联家协会、省楹联家学会主席余德泉、省诗词学会主席赵焱森、芦淞区政府等多批领导同志前来参观、指导。2010年11月,《中国楹联报》也头版刊发了株洲市南方中学重视国学,楹联文化教育成绩显著的报导。本人也先后被聘为株洲市四中、株洲市博雅学校、醴陵诗联协会顾问。今年暑假,我还意外收到香港新闻出版社社长古广祥先生从海外寄来的楹联新著。作为普通教师的我,声名也由株洲到湖南,到中国,而到了海外。
我常想,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应该是经常阅读和写作的。因为阅读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它使老师能像一条波澜壮阔且奔腾不息的河流;写作则是阅读的沉淀和延伸,是教师走向个性化、专业化的必要条件。至于一所成熟的示范性学校,不仅应该有供师生们阅读和吸取营养的图书馆,还应该有一大批个性鲜明、业务精湛的名师和多年积淀起来的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越多,底蕴越厚,特色也就愈显著。
南方中学这所老牌重点中学里,有许许多多等蜚声遐迩的教师。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间,我大致属于愚钝型。在社会生活的纷繁变幻中,我思想和行动的节奏总是迟缓,常常需要静下来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到了不惑年才明白,金钱不是我追求的,名利不是我热衷的;而来世间一遭,虽有健全身体,却不能留下丝毫痕迹总是让人沮丧和苦痛的。我渴望用笔记录点什么,让飞逝的时光留下些印痕。
这应该是我不断阅读和写作的原因。因为欠缺,所以阅读;因为阅读,所以写作。在这样的矛盾纠结和苦痛中,自己也艰难地进步着。
当我的楹联作品被收入《株洲文艺六十年(1949—2009)》、《中华国粹大典(2000—2010)》、《中国百诗百联》等大型典籍时,我也被聘请为《株洲楹联》的责任编辑,参与整理流传在株洲地区的对联、故事,成为《中国对联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