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问的姿态建构理性

作者:汤飞平    发布时间:2013/12/12    浏览:880

         以追问的姿态建构理性

             ------第三届语文教师教研能力大赛有感

          株洲市南方中学      汤飞平

株洲市语文教师教研能力大赛已经举办第三期了,从最开始的《湘夫人》写作手法赏析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AB案设计到后来的教材外文本(现当代诗歌和散文)鉴赏评价,再到本届的对《囚绿记》教学设计样本中“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及“拓展延伸”进行评议并陈述理由,可谓不拘一格,推陈出新,从不同视域和维度考察了教师对教材选文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处理能力,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裸读”评鉴能力,教师“教材内容教学化”及其理据分析能力等等,有效地检测了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回顾三年的参考经历最大的感触是:当个好语文老师真不容易!难怪乎,连于漪老师回顾一生的教育教学历程时都禁不住感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既当过北大教授又教过中学语文的钱理群先生也有“当老师真难!真好!”的复杂心情。他们的逻辑和行动是:难,所以一辈子要学,一辈子在学。当然,也有很多的声音疑惑:难,为什么还要做下去,学下去?我想,那是因为有期待有希望期待在学和做的过程中逐渐寻找到自己的教学自信力,希望自己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也能走得更远更从容。而“以追问的姿态建构理性”是我们从做中学应有的意识和习惯。

首先,我试着来追问一下:为什么本届能力大赛用这种方式来考察?也许因为教学设计是“教材内容教学化”的一个重要呈现,是一个教师核心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集中体现。为什么围绕“背景材料”的介绍和“拓展延伸”的安排来出题?因为简介作者和背景知识在传统教学中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不去理性斟酌:哪些必须介绍?哪些可有可无?用什么方式呈现更有效?什么时候介入更妥当?而是习惯性地落入“解题-简介作者和背景-读文”的固定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堂少了很多灵性的生成。而几乎每课必有的“迁移”或“拓展”也成为新课程改革以来,众多形式主义和贴标签的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等很多时候经不起理性的推敲,从而出现了有些专家所称的“30分钟”现象文本成为一个由头或引子,语文成了一个外壳,所谓的“人文性”遮蔽了“语文性”,让语文课成了一个“大杂烩”,甚至上成了德育课、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课,而听说读写,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阵地却丢了,语文老师该有的坚持、引导、评判和立场也不见了。有老师幽默地称之为“跟着伴娘跑了”。之所以,在“你怎么看?“之后还追问“请说说你的理由”“请谈谈你认为拓展延伸要注意些什么”无非希望借此引导我们对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理性的反思和重构。

一切思想的获得都是从问开始的,而只有不断地追问我们才能慢慢接近本质和真相。回顾语文教育的嬗变过程和发展脉络,是一个又一个的追问推动着探索者和革新者的前行脚步。追问既可以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总结,反思,努力“守正”;也可是“为什么不能这样”的探索、尝试,力求“创新”。

近看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新思维新成果也都由无止的追问而起:为什么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背上“误尽苍生”的骂名?是我们“怎么教”出了问题还是先在“教什么”上就出了问题?我们只用教学生理解“文章说了什么”就行还是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文本的解读我们是“文本中心”还是“读者中心”或是努力搭建作者、文本、读者和世界的对话桥梁?我们是主张条分缕析、理性解剖和小心求证还是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让语言感觉成为语文教学的最初凭借,在依托语言和语用知识教学形成和提升语言修养?是教在先还是学在先?是研究“怎么教”重要还是研究“怎么学”更重要?等等。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追问才有了王荣生的《语文课课程基础初论》《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有了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语感伦》,有了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肖大师的《语文言意情论》,有了潘新和的《存在与表现》、韩雪屏的《语文课程知识初论》、叶黎明的《写作教学内容新论》等繁多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因为喜欢这样的追问,不停止这样的追问,才涌现了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李吉林、程红兵、陈军、程翔、郑桂华、韩军、郑逸农等有鲜明主张和个性的实践探索者。

Copyright@2009-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

湘ICP备18002763号-1  湘教QS7-200505-000292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

招生热线

0731-28550326

28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