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静,心才静
先来回顾一下那“一部手机引发的血案”:2013年9月14日,江西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因不满手机被没收,并被要求通知家长,遂将班主任孙某残忍捅死。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悼念逝者、谴责恶行、反思教育。其实,由手机肇始的悲剧也应该引起我们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思考。
据不完全统计,手机在中学生中的使用率超过80%,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低头党”行列,手机以其越来越完善的功能和海量信息,占据中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无论是站着、坐着,亦或走着,无论是下课、睡觉,甚至是上课,学生低头玩手机的现象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一位同学坦言:“手机一般用于打电话、聊天、看小说、打游戏等,用手机查学习资料几乎是使用得最少的功能。”
这样的情况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担忧。首当其冲的就是影响学习。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是当学习、休息的时间被手机占用,当物理课上库仑定律竞争不过手机里的“三国杀”游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其二,垃圾短信、恶俗小说、不良照片或视频的负面影响。手机携带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难辨优劣,对“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构建、社会道德没有真正内化、自制力不足而好奇心旺盛的中学生来说,极易受“涉黄”信息诱导而不能自拔。其三,极可能有害身体健康。虽没有充分的临床证明,但大量相关实验说明,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构成较大影响,对不同年龄段影响不一,未成年人所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其四,引发攀比心理。一位母亲给女儿买了部300元的黑白手机,但女儿不要,因为“同学们都买能上网、能拍照的,这种便宜货拿不出手”;一位给儿子买了一部“高端大气上档次”手机的父亲则表示,平时夫妻俩都在外地工作,觉得对儿子的关心不够多,“既然他想要个手机,就给他买个好点的,他也有面子。”其五,影响感情交流。痴迷于玩手机,而与周围的同学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导致友情缺失,班级凝聚力更无从谈起。其六,带来安全隐患。有些同学为了给手机充电,不顾学校纪律,私拉乱接电线,有的甚至在寝室楼的应急灯插座上充电,实在是存在很大隐患。最后,成为考试作弊的工具,败坏考风,破坏学风,影响了应有的考试评价。
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从根本上认识手机的“七宗罪”,在学习和手机的PK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学业为重,不让自己被手机“绑架”。具体来说,要在这几个方面处理好:第一,在教学区不使用手机,在这里,我们更多的精力应该是投入学习,或者与同学、老师多沟通交流上。第二,“低估”自己的自制力。课间休息十分钟打一下手机游戏没关系,睡前看半个小时手机小说放松放松,等等,这样挑战自制力的结果往往是发现自己很没有自制力,形成恶性循环。卸载游戏软件或删除手机小说,是更直接有效的办法。第三,正确看待手机功能。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手机?抛开不必要的娱乐功能,最主要是即时通讯。至于娱乐和放松,在学校里我们有更好的选择,运动健身不就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