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作者:舒叶和    发布时间:2010/1/30    浏览:2248

寻寻觅觅无声处  此处无声胜有声

              ——历史教学中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株洲南方中学 舒叶和

 

隐性知识是指课本文字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实际上又隐藏在其中的那种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它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历史教材由于篇幅和体例的限制,很多知识是不可能在教材中体现出来,但在历届高考中,都注重对隐性知识的考查。因而隐性知识的开发和掌握,是适应高考的需要,同时也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智能型人才。可以说,较之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因而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复习时,要特别注意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掌握。

一般来说,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性知识。这类知识往往隐藏于中学历史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中。如中国古代史中的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表明了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以此类推的有:明清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等等。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课本插图中的隐性知识。这类知识是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性知识。如奴隶社会束丝匹马换5名奴隶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奴隶与马丝的交换,说明当时出现了商品交换,表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奴隶用来交换,表明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可以用来作为商品买卖;5名奴隶换一匹马一束丝,说明奴隶价格低廉;还可以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是奴隶社会。再如,世界史中的有关“经济危机的一幅漫画”:统治者高高在上,饮酒作乐,却完全不顾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老百姓的死活,但他们的身后就是万丈深渊,暗示了经济危机即将来临。诸如此类的插图不胜枚举,利用恰当,既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历史史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因而,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此类插图,让学生展开思维,任由其思绪翱翔。

三、地图中的隐性知识。这类知识往往隐于课本中的历史地图中。如通过“西周与商形势图”的对比,可看出多了诸侯国,隐含着重要的知识点——分封制的实行;“战国七雄图与春秋列国形势图”的对比,可看出诸侯国减少了,隐含了其原因是兼并战争的重要信息。再如“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表明19世纪末的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属于未被瓜分的“净土”。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时叫东京;宁代港口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在各朝代更是几经更名。对这类知识的运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有显著效果。

四、跨章节中的隐性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这类知识或隐于背景,或隐于因果,或隐于时限,或隐于补述,或隐于删简。如长平之战隐于秦统一的背景,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方能理解历史的体系和整体性。

五、文字中的隐性知识。此类知识隐性于文字表述技巧上,如果不认真揣摩,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建立了夏朝,如果不认真思考,学生就会得出是禹开启了奴隶社会。但我们知道,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启开创的王位世袭制。秦国与秦朝有天壤

Copyright@2009-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

湘ICP备18002763号-1  湘教QS7-200505-000292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

招生热线

0731-28550326

28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