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美国教育
3月初,由南方中学教育集团五大学科基地带头人和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组成的教育考察团将前往美国,开始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学习之旅。考察团一行9人,将参观访问10所中小学和6所大学,此举在株洲乃至全省尚属首例。
讲述人:肖守志(语文学科基地带头人、南方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阅读是生命成长的维生素
我们来到俄亥俄州克林富兰市的肯斯顿学区,在该学区的一个学校,可以任意参观。走进一楼的一个七年级教室,教室面积跟中国的教室差不多大小,但学生人数很少,只有17个,学生们正在上历史课。走进教室,我悄悄地观察他们的教学情况。上课的是一位中年女教师,正坐在窗边的教师办公桌上专心看书。教室里铺着地毯,孩子们的课桌摆得很乱,有几个学生席地而坐,大部分学生则坐在铁制胶椅上,教室里特别安静,学生们忙着看书,做摘录。
靠窗户坐着一个黑人小女孩,她的桌上摆着很多张卡片,小女孩边看书,边在小卡片上抄写东西。她手中的书本很厚,我翻了一下,有1100页。环视教室四周,有两堵墙壁立着书架,摆满了书。我们在这里只呆了十几分钟,感受最深的是,阅读是生命成长的维生素,养成从小自主阅读的习惯,将终身受益。
没有班级的归宿却如此美丽
在美国,从教育角度看,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它的管理体制和格式。
在肯斯顿中学,我走进几个高中班,认为眼前出现的是一个个教室,教室里是一个个班级,与中国的情况相似。中午吃饭时,分在我那一桌来陪吃的是两位高二学生,分别叫Nick和Jordan,我问他们,你俩是学生会的还是班委会的,担任什么职务?翻译王锐老师一听傻了眼,他翻译不出来,于是用中文跟我解释,美国没有班级,哪来班委会?学校也没有学生会,只有类似校长助理的,但有几十个。我听后也傻了眼。
在美国,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所有学校都没有班级。学生没有“班级”,也几乎没有“教室”。他们采用的是走班制。早上七点二十到校上课,连上八节课,每节课43分钟,中午有一节课用来吃饭,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没有眼保操,没有课间操,但每个班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在走廊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箱。教室是老师的教室,教师被固定在一间教室里,学生要学哪门课,就赶到哪个老师那里去听。课间只有3至5分钟,上课时若要如厕可自由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