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应有“六种” 新意识

作者:雷伟华    发布时间:2009/10/27    浏览:898

                新课程下教师应有“六种” 新意识

雷伟华

 

摘要  在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科技迅猛进步,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在现阶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和中学生认知结构变化的需要,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从这一角度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新课程      新意识

 

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而要成为一名新型的教师,必须强化六种意识,这是适应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平等意识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权威。这种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个性,独特性,因而不能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它阻碍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师生关系易陷入紧张和对抗状态中。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题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为此,教师应面向新时代,强化平等意识,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使自己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承认学生作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平等对话,互相探讨有关问题,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不再有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惟其如此,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学生才能生动活泼发展,师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合作意识

    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是单兵作战。我们的教师也早已习惯于隔行与隔山的思维定势。随着2l世纪的到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断融合,特别是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需要我们的教师能成为一名复合型的教师。本次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的设立,强调了各学科间的整合,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相应的,教师就必须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由于课程内容上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加强同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及家长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各学科教师只有做到把好自己的门,适当串串门,共同找热门,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三、研究意识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Copyright@2009-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

湘ICP备18002763号-1  湘教QS7-200505-000292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

招生热线

0731-28550326

28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