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情境式”教学模式初探
邓喜香
内容摘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和活动就是提供情境、引导、启发。“情境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四个环节完成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情境式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这种立体的三维目标要求的提出使得我们的教材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平台。与此相适应,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构建主体。有鉴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宜推崇推广“情境式”教学模式。
“情境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精心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动态情境作为话题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知识,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身说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操作上,根据课堂教学的一般环节,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投影、录音、录像、电视、音乐、挂图、学生现场表演等手段,精心设置生动活泼的动态情境,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活泼的教学氛围。美好的事物不但能唤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第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情境暗示的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教学内容,自行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合作探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就教师提出相关的一些议题,让学生或集体、或分组的展开讨论,发表意见。鉴于学生的多层次性,对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先互相解答,通过“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解决一部分问题,探讨有关问题。此间,教师收集有关信息。第四、点拨升华。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选出典型的观点引导学生做出中肯的点评,斧正学生的认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师在学生把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及初步运用的基础上,联系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等具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之,并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发生情感的共鸣。
“情境式”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中,各环节应注意一些细节事项。
首先,情境的创设环节。 我们可以设置三类情境:第一,形象情境,即教师选用或制作有关图片、漫画、三维动画、录像、实物、模型等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第二、现实情境,是教师及时抓住刚刚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对学生现身说法。第三,联想情境,教师运用播放音乐、讲故事、组织小品等活动,引发学生联想。选取情境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三贴近”原则,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事例,所设情境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使学生们感到既新颖又明了;同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第二,实效性原则,情境必须是教学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避免出现观点和材料两张皮的情况。第三,精炼性原则,政治课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材料过多会冲淡主题甚至淹没观点,选择的材料必须是有特色的典型材料,应数量少、内容精、暗示鲜明。
其次,自主学习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提纲,并可以辅以习题的形式提示要点,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回答相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教师来回巡视,反馈信息,个别指点。自主学习环节应坚持的原则是:
第一,有序性原则。循序渐进是教学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就应突出学习的有序性,即:先总(先浏览整目和段落,粗略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后分(精学各部分内容,概括领悟基础知识)。第二,读与想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设置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制造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就是要学生探究问题乃至解决问题,所以学生阅读时一定要读中有想,想中有读,边读边想。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宁静的2分钟”。第三,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此种教学,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这表面上淡化了教师功能,实际上大大增强了教学准备的难度,所以教师事先必须精心设计,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间、教学节奏做出合理的预测,应写出精炼的教学提纲和典型例题,防止新课程在操作中对知识的虚化、能力的淡化,防止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