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之美
乔欣
凝视时,凝视时,任思维的飞驰叩开艺术的雄伟殿堂。心头萦绕的是雕刻领域的瑰宝,被残缺灵魂附着的奇葩——断臂维纳斯。或许海浪注定要将它的双臂夺去,为后世留下无数难以作答的难题。冥冥之中也为我,为我感受残缺之美提供了不可忽视的裁体。为之倾倒,不是为了那曾经完整的艺术造型,而是在残缺后未知的可能性。你可以将时间从断臂中看去,在无限的遐想中获得自己的谜底,永远的赋予那美丽的奇迹。这也或许正是残缺的意义:在一切偶然中将必然蕴涵,留给世人最多不同的启迪。我恰恰独爱探索那种残缺,在历史与文化的洗礼中,翻翻那尘封久远的古老札记,倾听那渐行渐远的残缺跫音。
残缺的人生未必失去壮美
他注定了要为亚平宁半岛,要为世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始于旅游圣地比萨,结束于文化名城佛罗伦萨,而那最凄美的残缺却将他推向了罗马。他的人生就像家乡的标志比萨斜塔那样因长期蒙冤而倾斜。当伽利略以70高龄被送往罗马受审时,他的科学家大脑中又在思考着怎样的人生哲学呢?我们都试图用常人的思维模式帮他解决难题,就像布鲁若那样勇敢的接受熊熊的烈火,但伽利略没有,他最终还是放弃了人生信仰,向教会宣读了那份不属于自己的忏悔书。为之唾弃吗?不要!既然已经残缺,有何必再去纠缠名誉。时代给予伽利略的就只有无奈的缺失。当时教会就以对生命的最终威胁的方式培植了人们心中的恶,其中就有伽利略的亲人、朋友等等。他们开始围攻,开始侵吞,开始揭发告密,当他们意识到伽利略还有一息人格尚存的时候便一拥而上,致使那个尚存人格的人最终了放弃人格。伽利略开始意识到了残缺,也将本已对得起科学和道德的人生交给了残缺。在他看来,既然友情如此的虚假,他宁肯面对自己的敌人。这相当于用污泥涂脸,求得寂寞和安静,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在垂暮之年进行科学研究,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切底的败亡!难道这样残缺不比我们假设中的完美要更具有现实意义吗?习惯了英雄献身传奇的我们是否也能从伽利略的人生中获得更多?
文学长廊中的未知将伟大继续
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着最飘渺的希望,等待着曙光中的现实。不知戈多何时回来,明天?后天?还是又一个太阳升起的清晨。《等待戈多》没有最后的结局,最后的等待依然还是等待。在一次次的绝望中时不时的渗透着希望,又将一次次的希望毁灭于绝望。戈多真的存在吗?戈多真的回来吗?读者心中起伏着千百的疑问,无法解答的疑问,无奈的疑问,冗长的空白也许恰好成就了作品的伟大。作为戏剧而言,作品形式上无疑是残缺的,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这残缺而构建出了作品的针砭荒谬,因这貌似残缺的荒谬形式而被激活。我们在不停的咀嚼文字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残缺的布局。文学作品中的残缺将人们引进了无限的思维空间,以未知的结构成成了文学最玄妙的境界。这种残缺在我看来远胜于一个温馨或悲惨的结局,能够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未知,能够让每一位读者都成为作品结局的构建者。我以为这才是文学的真正目的。
直面文化的残缺
一声轰隆的巨响将睡着的人们惊醒,于是乎硕大的国家开始被包裹成了血色的幼稚。一群不在读书的人,一群不要老师的伪学生用着睡觉中还残存的轰逐一切的激动试图颠覆着文明的机制。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全国性的毁学狂潮竟然还被冠以“文化”的名义。难道就因为对某位领袖的崇拜会使的蒙昧就此战胜了智慧,激情从此强压过了理智?难道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改写就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真正目的吗?或许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看,一切政治矛盾最终激起了一次次反抗斗争是勿庸置疑的,但这一次却是文化人的以及其变态的方式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时间琅琅书声沉寂了,代之以官场的喧嚣,市井的嘈杂……一段历史的空白和文化的残缺就以如此突兀的方式横亘在世人的面前。而当后人开始怀着心中无比的悲凉渴望重新去填补这份残缺的时候,我们有是否还是以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来重新看待文化大革命?在我看来,一次次暴力形式背后,总有着一种不屈的文化韧劲在以其自身的优越性维系着民族仅有的血脉。哪怕就算我们面对这样一段不堪回首的文化残缺与遗失,我们仍能以中国人的敦厚和诚实,能用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基本伦理道德标准去接纳并吸收这份残缺,那么,这样的残缺才真正的被赋予了现实的价值,这样的空白才有了特有的厚实和美感。
我眼中的残缺内涵似乎已开始清晰,就算突然间的黑夜也无法阻挡我用心灵沉淀残缺之美。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