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心

作者:刘同贵    发布时间:2018/4/22 16:29:00    浏览:320

村心

1608  赵子豪 

就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已被城市的规律所洗脑,不曾体会过“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也未曾体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艰辛,血液中的泥腥味也被冲刷到稀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抱着此目的,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了。而我则是奔着“村”去的。

坐上大巴,看着窗外的景迅速地向后方掠去,心中有些许紧张。带着对远方的眺望,我沉沉地睡去,在梦里,似乎聆听到了风的声音。

再一次睁眼,目的地已经到了,顶着烈日集合的同时,我也不忘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村子。面前的松树苍劲笔直,大方地伸出树干,为我们投下些许清凉的慰藉;近处翠竹围绕的小湖里,荷叶正扎着堆,在清风的摇晃下规律地起伏,间隙下的水面还映着粼粼的波光;远处的山像是某种野兽弓起的脊骨,但是并没有那么咄咄逼人,山是缓的,线条是柔和的,给人们一种亲近的感受。傍着山的水田,散发着厚重朴实的泥腥味,因此我总算是能体会到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了。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村子太“城市化”了,不是我记忆深处那种原汁原味的村子了。

吃过晚饭,我决定出去走走,顺便消消食。夜晚的村子是不一样的味道,蝉鸣在身边环绕,而不显得聒噪;身后还有一挂星河陪伴,它表达的仅仅是沉默而已,这已经足够了。望向天边只剩一丝的太阳,我想感叹“夕阳西下”,虽然我并不是断肠人。待到天边的红芒完全散去,村子,安静下来。让我感到弥足珍贵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传统在这里还有所体现。当云层将月亮悄悄地遮挡住,我便返回了住处,我不愿我的喧嚣打破这份安静的美好。

金鸡报晓,残雾未消,农家就已起床准备早饭,袅袅升起的炊烟与残雾相融在云里,最后被风所带去。清汤、红油、素面,简单的食材就构成了农家的一顿早餐。早餐过后便要开始劳作,对于我们实质上只是多晒晒太阳,比平时多出几滴汗,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特别的感受。

三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的喧嚣已经叨扰这个宁静的村子太多,是时候回到属于我们的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中去。

离别是一种美!

在离开之前,我们还有一项野炊的活动。场地是在一个不大的林子里,阳光透过枝叶间的间隙细碎地洒在地上,抑或是映在人们的面庞上。远处有几位老叟正吃茶聊天,还不忘抽上一口土烟。不大的林子里挤了太多的人,烧柴的烟味,人们的汗味,夹杂着飞扬的尘土,迫使我退出林子。坐在路边,闻着青涩的草味,看了一眼杯中带有“泥土味”的浓茶,不由得感慨道:这才是人们应有的生活节奏。

远处天空有一只不知名的大鸟,柔顺的羽毛间揉进了细碎的阳光和我的思绪,在空中翻飞、升腾,最后向太阳振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而我这个凡者,乐心!

Copyright@2009-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

湘ICP备18002763号-1  湘教QS7-200505-000292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

招生热线

0731-28550326

28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