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C位”背后的思考

作者:吴英    发布时间:2019/5/30 10:37:00    浏览:824

抢占“C位”背后的思考

今年央视春晚小品《占位子》讲述了几位家长为孩子占“C位”, 使出了浑身解数。教室里也分出了“学霸区”“休闲娱乐区”“养老区”。这原本是一个喜剧节目,博观众娱乐,却引发了很多人对教育的思考。我不禁反思:教室里为什么会有C? “学霸区”“休闲娱乐区”“养老区”又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避免这些现象?

   家长认为,“C位”就是教室里的黄金位置,孩子坐上了这个位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家长的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一个班,四五十位同学,教师上课难以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家长担忧自己的孩子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便会找班主任老师“照顾照顾”,排上一个好位子,也就是“C位”。这样一来,今天张三的家长来打招呼,明天李四的家长来“表示表示”。长此以往,便酿成了教育的一种不正常现象:请客送礼、打招呼。在小孩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祸根:拼爹、拼妈、拼关系。自己不去努力,全靠爸妈的保护伞。

    最好的“C位”就是“学霸区”。在家长看来,唯有“C位”的学生才称得上“学霸”,其他座位上的孩子都是来校“休闲娱乐”和“养老的”。这背后是否折射了些不正常的教育现象:过分宣扬“学霸”,忽视了非“学霸”;或过分强调分数,唯分数论;或关注少数、冷漠多数……。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改如何反思抢占“C位”现象?

  一、面向全体作为班主任,要树立“一个也不能少”“面向全体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准则,排座位做到机会均等,培养孩子的公平、平等意识。作为任课老师,要带着学生的信任走上讲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力求让每位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和进步。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走下神圣的三尺讲台,走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走到每一个学生的身边,最终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我想,这样一来,家长抢占“C位”的现象不再出现。

    二、温暖孩子。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也需要老师的温暖。有了老师的温暖,孩子不再受冷漠。用欣赏和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认同和尊重班上每一个学生。

    三、构建文化。构建班级文化从制定班级目标开始。班级目标可以让大家拥有共同的追求,能凝聚整个班集体的力量。如果没有班级目标,犹如没有罗盘向导的帆船,随波逐流,随时随地都有触礁的危险。通过设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唤起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奋斗的欲望,使学生在完成目标后获得的探索和快乐,也唤醒他们心灵里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信感。因此目标是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和学习愿望的内在力量的唯一源泉。通过设立班集体的目标,还能够促使学生将对集体的感情上升为对集体的责任,有助于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形成。

如何制定班级目标?班级目标应体现哪些内容?根据作者了解,目前大多班级的奋斗目标突出的是学习,对于其他方面涉及的太少。某校高三,所有班级的墙壁上张贴的是高三历次考试成绩目标:你的竞争对手是谁?这次考试赢了还是输了?超出计划多少分?等等。当然,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对。但总感觉少了些味。难道高三的奋斗目标只有成绩吗?只有在成绩或分数上超过某某吗?我看,不应如此。

  作者认为,一个班级的奋斗目标除了学习成绩目标,还应该有习惯养成目标、道德情操目标、为人做事目标、身心健康目标。比如,有个班级的学风目标是“乐学、敏思、勤练、善问”,这就是学习习惯目标。从这个目标可以看出,班主任是希望同学们能乐于学习、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勤于实践、虚心好问。到达一种“学习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的境界。不应把高三看成是炼狱、是魔鬼、是你死我活。

该班的班级核心文化是“勤健体 善思考 会学习” “愿分享 乐助人 好相处”“能自律 有责任 勇担当”。班级核心文化引领学生从三方面锻炼自己、建设班级。第一层面:身体素养与学习素养:积极锻炼身体,身心健康;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思考;培养良好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第二层面:人际关系与助人为乐: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第三层面:严于律己与社会责任:自我管理,责任担当。

    四、建设团队。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在班级建设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通过学习共同体,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组建学习共同体以“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为原则。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不同层次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兴趣爱好、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等。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的公平性。合理安排小组人数。学习小组人数4人一组。分组完毕后,不再随意调换组内成员,尽量保证小组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半期重组一次。小组长由小组成员讨论选出。座位按小组成员前后左右排定。每两周全班轮换一次,小组成员不变。但组内可以变换同桌。任课教师为小组学习导师。不仅“导学习”,还要“导情感”。任课教师还要担任弱势学科学生的“门诊专家”,将弱势学科学生指派给各任课教师,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指导,及时解决问题。

                                      (供稿人:刘正芳)

 


Copyright@2009-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

湘ICP备18002763号-1  湘教QS7-200505-000292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

招生热线

0731-28550326

28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