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2020年6月2日《株洲晚报》A08版城市?发布)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2019年,株洲市南方中学奔着问题去,启动两课建设工作,立足校情,就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关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认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2020年下半年,学校将带着对课堂、课程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搬进硬件水平全国一流的新校区。
让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真正落地
拥有62年办学历史的南方中学此时发动课堂改革,可谓万事俱备。株洲市语文、英语、政治、地理、生物五大学科基地早已落地该校,投资11亿建设的新校区即将起航,“要抓内涵发展,聚焦课堂课程,为课题研究奠基。”手握学校发展总指挥棒的米仁金校长表示,要为学生、老师和家长做实事,就必须推动两课建设。
2019年,通过在语文、英语课堂上先试先行,南方中学教研团队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校情、学情的南方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目前课堂建模已在所有科目铺开。在“以学定教,诱思探究”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南中课堂焕发新活力:课前,学生凭借老师根据学情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对知识进行预习,完成自主学习;上课时,老师通过互动、学生的微表情等,实时调整教学进度;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要求,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我们的课堂要尊重每一位孩子的起点,让基础好的孩子学会举一反三、探本溯源,薄弱的学生听得懂、跟得上,中间的孩子有提升、有收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同时,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建立‘诱思探究’模式下的师生关系。”这是校长米仁金对任课老师下的“军令状”。
严要求下必有回响,以青年教师廖晨兰的课堂为例,1802班学生胡欣月同学评价:“课堂上,廖老师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传统的‘牵牛式’,由教师牵着行,学生跟着走。她总是抛出开放性问题,激发了我们的思维热情,让我很有获得感。”当然,课堂建设不仅让学生有获得感,老师的教学热情也被点燃。在我市2019年秋季高中教学视导“教学设计”比赛中,该校所有参赛老师全部获奖,其中余新家、蒋中仁、伍慧等10位老师获一等奖,郭国军、罗元梅、陈宇振等9位老师获二等奖。
新高考下,重构学校课程体系
答好课程改革这道“必答题”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如何优化课程是一道家长关心的“必答题”。南方中学经过提前布局和探索,交出了一份令家长放心的答卷: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考试和选科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完善的选修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细分、分层教学。
以物理为例,南方中学解绑了行政班级,把志在冲击奥赛,成为物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学生,高考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以及仅需参加合格考的学生分开来,为他们设计专属课程。
目前,南方中学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每学期开设了国际理解、学科奥赛、科技创新、兴趣拓展四大类60余门校本课程,其中不乏被学生秒抢的“爆款”课程,比如谭勇平老师的《文学经典阅读导航》、左建军老师的《古典诗联写作与鉴赏》、贺静宇老师的《用英语说中国故事》等。这些校本课程在开发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CCF非专业软件能力认证比赛中,南方学子均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各省、市级的学科竞赛和体艺竞赛中,学生成绩持续提升。同时,2019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率为50.22%,二本上线率为84.20%。二本上线人数比上一年净增45人,其中一本上线净增17人。学校连续十年获得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单位”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先进单位”两项荣誉。
南方中学的改革探索,把课堂改革和课程建设“拧成了一股绳”,“下成了一盘棋”,使其离“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成功”的教育愿景更近了一步。 (宋芋璇 刘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