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学们晚自习后迟迟不愿离开教室?

作者:邓必为    发布时间:2020/6/28 9:16:00    浏览:499

当高考越来越临近,有的学子在晚自习后仍然迟迟不愿结束学习离开教室,经常需要老师多次催促后才会回寝室。可以看出这些学子非常重视高考,尽可能地抓紧更多地时间用来学习。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延长时间并不是一种有效地学习方式。今天就跟随吉平老师一起来了解其原因。

一、超级大脑需要需要休息

①脑糖原的恢复。

人类有一个超级大脑。从脑重占体重的比例来看,人类约3%,黑猩猩为1%,大象仅为0.17%;从在安静状态下大脑消耗能量占机体消耗能量的比重来看,人脑的能耗为20%,类人猿的脑能耗为8%,其他哺乳动物则为3%-4%。这意味着,人类需要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高效学习意味着大脑的高速运转,这需要充裕的能量供给,但是血糖的供应增加是会延迟而缓慢的,而限制了大脑的活动。因此脑糖原会迅速分解,来满足大脑的瞬间能量需求。休息,有利于脑糖原得到补偿和恢复。

②巩固学习效果。

学习不是创造更多的神经系统细胞,而是在不同的神经系统细胞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新的神经通路来传递和储存信息。在人脑消耗的能量中,只有25%用于保证神经系统细胞的基本生存,其余的75%都用于神经信息传递过程中。通过休息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

③保护大脑神经系统细胞。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含量最高、分布最广、作用最强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高强度的学习会让大脑的神经系统细胞持续兴奋,产生过多的谷氨酸如果没有得到清除,则会适得其反,发挥神经毒性作用,危害神经系统细胞。通过休息,有利于避免更多有害物质的积累和及时的清除,保护大脑神经系统细胞。

当一天紧张的学习后,脑糖原被大量消耗,大脑的神经系统持续兴奋产生了过多的谷氨酸及其他有害物质,大脑的高速运转已接近极限,所谓的高效和兴奋只是一种假象。延长学习时间,只是让大脑在低效率下运转,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巩固,对大脑的神经系统细胞造成损害,不利于大脑的长期高效运转。

二、学业情绪影响成绩

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时的积极情绪可以让学习者思路开阔,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对学习抱有更乐观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提升学习动机,促进更灵活地应用学习方法;消极情绪会使学习者降低学习动机,把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从而降低学习热情,并且还会占用有限的大脑资源,使思路阻塞而难以完成学习任务,降低学习表现。

当学子学习到很晚,精疲力竭地结束,在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充实很有收获,可是学习留下的最后的感觉就是“累”。当今天、明天、后天这样持续,每天学习留下的都是“累”的感觉,这种“累”的感觉会在潜意识的情绪和认知里积聚变浓,导致一想起学习,就会感觉到累,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学习的厌恶感。而如果考试没有考好,就会让学子怀疑自己这么努力地付出是否有价值,产生懊悔的感觉。伴随延长学习时间的疲累、怀疑、厌恶、懊悔等这些消极情绪地不断积累,会降低学子的学习投入,影响学子的学习表现。

因此,每天适当的运动和留意身边的美好,当晚自习结束的时候,到操场上跑两圈或散下步,通过运动刺激身体产生更多让人愉悦的多巴胺,洗个热水脚热水脸让头脑更清晰,消除疲乏感;与同学交流快乐的事情,让每天学习结束时留下的是愉悦的记忆。这样做会远比留在教室刻苦学习更能提升学习效果!

 

审编 杨斯琦

Copyright@2009-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

湘ICP备18002763号-1  湘教QS7-200505-000292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

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

招生热线

0731-28550326

28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