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1904班文汝帆)坪前的银桂开了一层又一层,它告诉我:三秋已至。
三秋,指季秋,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它也是秋天三月;亦是秋收,秋耕,秋种的合称。一年中只有一个秋,诗经中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秋,还代表了一年。
自古以来,秋都是凄凉孤寂的代名词,但我却认为秋是最具有温情的。
每每秋天来临,校园里便是桂子飘香,学校的桂树十分高大,待你四处寻香时,它已然在你的头顶上悄悄绽放。校园中有金桂和银桂,秋风拂过,金花银花落一地,看到学校的丹桂开的热烈,便会想到老家的桂树,度量着什么时候中秋,什么时候可以回老家。
老家傍着山,附近栽满了树,最多的树是桂树,小的是瓷杯口大,最大的是坪前的一棵,直径大过了一个海碗。不过家中的桂不是颜色橘红的金桂,也不是四季留香的月月桂,而是颜色淡黄,花期不长的一种银桂,但是它很香,香的让你觉得这个秋天是画出来的。小学时学过一篇叫做《桂花雨》的课文,文中说把摇落的桂花制成桂花糕,可老家没有这个风俗,落了的桂花就让它落了,落在桂树周围的泥土上,似碎琼乱玉,待到桂花变得枯黄,消失不见,秋天也过了。
桂树周围是柿子树,柿子澄黄澄黄的,挂在叶子凋零的枝头,小灯笼似的,但却没有成熟,应是为了堤防那些觊觎它们很久的鸟儿们。桂树不远处的路边,有两颗大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板栗树,枣树常年不结果,板栗树年年挂着小刺猬般的球儿。树太高,板栗是打不到的,便等它们自己从树上跳下来,有的还裹着扎手的球壳儿,有的是光秃秃的就掉下来了,咬开漆棕色的壳,里面的栗子肉是淡黄的,是桂花的颜色。
没有桂花糕,中秋,有月饼。故乡的月饼,是一种酥壳月饼,它不用礼盒盛着,没有漂亮的外表,仅用一张薄薄的油纸包着,尝起来缺失了广式月饼的软绵,吃的时候还会“掉壳”,却别有一番香酥,一层一层的,最里面塞满了果脯,甜甜的,吃起来还有一股桂花香。
中秋是第二大团圆节,家人都围在一桌吃团圆饭,最爱的是咸鸭蛋。沙黄的咸鸭蛋黄流着油,为干涩的秋增添了一丝丰腴,格外香醇,家乡不产蟹,这咸鸭蛋便是过秋极品。
田中劳作的农民伯伯在家人的呼唤声中回家吃饭,盈盈的月亮在中秋的邀请之下盛装而出......
一家人坐在桂树下,在隐隐桂香中和明明月华下聊着陈年旧事,看月喝茶,长辈们还会忧心明天是不是堵车,东西有没有带够,后辈们则是感慨一天太短,老家实在是太美好......
又见三秋,丹桂飘香,那一树的桂香,把思绪带到了四方。
审编 杨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