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背景: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构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了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建构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基于我们针对过去十几年对英语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分析而提出的一项解决方案。
2.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中指出: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3. 英语学习活动的三大类型: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知,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解问题为目的,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即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推理、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进行分析与论证,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修辞手法,探讨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批判、评价作者的观点等,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4.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理基础: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1990):强调“做中学”,“重视儿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儿童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题的心理批判。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基于经验的意义建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理论:能力属于心理品质范畴,学生的心理能力不是空洞的,它是和特定的活动或者特定的认知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发展学科能力的核心过程,是其认知发展的过程。(林崇德1997)社会文化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1978)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源于社会互动,强调教师教学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中介作用,学习先于发展,当学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则外部活动则转化为个体的内部活动形成内化,从而推进个体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remember,understand,apply,analyze,evaluate,create这一目标分类为我们厘清英语学习者在认知层面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是一种心理和智力过程与人类大脑获取处理保存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密切相关语言知识的掌握与其他知识的掌握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Anderson,1983),而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或加工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周素玲2007)。
5.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意义引领,语篇依托;主题语境下的意义探究和问题解决;整合性地学习;学习中建构新知识;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知;语言技能融合发展;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思维发展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和迁移创新,层层递进或循环递进;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在意义探究中发展学习策略;教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主动、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凸显育人价值。
6. 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问题1:感知与注意:旨在创设主题情境,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切忌形式化,
绕大圈子。如何有效引导出本课要解的问题?议尝试推的思方式,基于此,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如何做好主题准备,语言准各和情感准备。
问题2:学习理解类活动:要避免采用细碎的问题制学生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在理信息的基础上,连贯地转述所读的内容。
问题3:如何在意义探究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语言的方式?
问题4:应用实践活动是助学生内化的关键环节,不可省略,也是学生的薄弱项,要通过创设语境,提供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获得的知识,为迁移创新做准备。
问题5: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地批判或质疑,是要能够举证论述、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和看法。注意避免为了思而思、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活动(如:用汉语)。
问题6:落实学科育人目标不能靠口号,要基于学科核心内容和核心活动,从课堂中生成而来。
7. 个人理解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和意义:
《新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其活动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等特点。活动的综合性体现在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整合性、语言技能提升的整体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全面性;活动的关联性体现在主题语境的一致性、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性、学习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活动的实践性体现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活动任务的可迁移性。英语学习活动观启示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素养化、教学方式要活动化、教学活动要情境化。
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落实立德树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活动观的课堂设计已经开始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在课程改革深化的初期,我们还会遇到这样或那
样的题,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和解决。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我们需要去掉外在的虚假热闹和课堂互动的外在形式,转向关注学生的实实在在的语言发展、知识建构、思维提升,引导正确的价值观的。只要我们相信和坚持,我们就可以逐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习成为学生的期待、快乐和有成
就感的体验。
学习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设计》王蔷
审编 杨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