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了。考上了南方中学。这是一所我以前认为仅仅是比较好的高中。持我这样观点的人还不少。因为我们都认为,本市另一所学校才是顶级的高中。那也是孩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也许还因为孩子中考失利的比较明显,所以从中考至今,我对孩子读书方面已经开始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了。尽管之前十多年以来,我已经尽自己一切所能,在学习方面帮助过她,也曾对她寄予过很高的期望。近段时间,内心说不上凄凉,但心灰意冷是主基调。当然,还有些微的不甘心。
期中考试过后,学校邀请家长开会。我如往常一样,带着个笔记本,早早地赶往会场。原以为要自己找座位,经验告诉我,早点到,可以找个理想的位置,既听得清老师的发言,又不会很累。走进会场一看,哟,被惊到了。主席台上宽大的屏幕显示着本次家长会的主题,五位学校的领导早已端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绝大部分家长安静地坐在舒适的软座里,每个座位靠背上,规整的贴着孩子的名字。我心想,果然是全省硬件条件最好的高中学校,好到可以镇住家长的情绪,以至于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却听不到印象中的吵闹。
会议如期开始。主持人,也是年级组长,对其余四位学校领导做了介绍以后,顺带着介绍了一下自己。介绍校长的时候,校长米仁金先生从容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环顾了一下会场,便轻轻地坐下了。校长五十开外,没有梳霸气的倒背头发,脸上也没有泛着红扑扑的中老年领导特有的光晕,甚至当他站起来的时候,也没有用频频的致意来博取我们家长的掌声或惊羡。整个的,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朴实的普通老师,哪儿也看不出学校最大的领导的气派。
校长发言开始了。很显然,他没有别的领导那样“准备”充分,所以他没有对着演讲稿振振有词。但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从他口中娓娓道来,仿佛我平常细数孩子的长处一样。从他讲的数据中,我仿佛看到了学校非常了不起的过去。因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这一组组可以确信的数据展示出来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师生拼搏的画面。他对往届优秀的毕业生,如数家珍。特别是在介绍从低位起步,高调毕业的学生时,他讲的非常细致。也许,他是借机给我们家长灌注信心吧,我想。也确实,只有我们家长对学校有信心,对老师充满信赖,我们才会更加卖力地督促孩子上进。他像一个理工男,这么直截了当。就如他这场讲话一样,不需用任何形容词来渲染。我们常将校训当作高远的目标和有些空洞的口号,而听了米校的发言后,我理解了“让每一位师生都获得成功!”的质朴和自然。
听完所有领导的发言,才明白,原来他们对本次大会早已经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每个领导把自己分管的领域里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将所有领导的讲话连贯着来看,一所过去非常辉煌,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学校,业已屹立在我们的眼前。
大会结束以后,便是分班的小会。走在去班里的路上,我对大会意犹未尽。总感觉自己心里有哪儿不对劲似的。直到今天,我恍然间猛醒了过来,原来是这场大会改变了我对学校的成见,让我对小孩又重新充满了期望。成年人的某些惯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的时候,还真不好用一个恰如其分的词来表达,真怪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把语文学好一点呢。
孩子的班主任是个男老师。这是她第一个男性班主任,也是她至今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他是教语文的,姓胡。小会的开场白,便展现出了语文老师文学思维的深厚功底,也展现出了班主任工作的深厚积淀。说的直白一点,班主任胡老师用两三句话就把我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班级小会上。他从大环境起笔,落脚点还是我们的孩子;从生活着眼,到习惯、思维、胸襟、气度,却紧咬学习成长的主题。后来我想,他讲的是大成长,真正的成长。
原以为班级小会是为老师们表功而准备的。因为我的小孩这次考试还算不错,所以,我在心里也做好了激动一下的思想准备。毕竟,老师要表功,是会借助表扬优秀孩子来体现的。可是,胡老师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往我高涨的情绪上浇了一盆冷水。他说:“我今天主要就讲讲到目前为止存在的一些问题“。智能黑板上,随即跳出了满屏的文字。胡老师逐条地往下讲,我仔细的听。直到一个半小时的班级小会结束,我也没有辨别出有哪个问题出现在我孩子身上。与其说要谢天谢地,还不如要感谢所有老师的精心培养和严格要求。包括从幼儿园到目前的所有老师。小孩是在他们的教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所以才没有出现胡老师列举的诸如”幼稚","拽”,"闹腾","狂妄”等等这些毛病和问题。犹记得,小孩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各个阶段的班主任,我都接触的比较多。在我印象中,她们都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工作非常踏实的一群人。高中的班主任胡老师,虽说是个男老师,但从这次家长会上他所做的准备工作来看,绝不亚于女老师的细心,认真。凭口讲个多小时的内容,不经过一番充分的准备,那是时刻会断片的。可是,胡老师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从头至尾硬是没有停歇一下,连口水也没喝。
除了以上,我还记住了几个观点:“生活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安静了,就可打败80%的人。成功其实不难”“课堂你参与了,有了生成,这节课你才上了,这节课才是你的。”“老师是一种优质资源,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占有。”
这让我想起了有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有些人啊,天生就是干这个工作的”。
家长会结束已经好些天了。之前我一直有个疑问一一小孩自从进入高中以后,怎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真的是人们常说的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自然懂事了吗?直到准备写以上文字的时候。我才感觉真正找到了答案。这让我在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于是为之记。
本文转自南中家长手记。
审编 杨斯琦